一对一专业设计平台&质量保证 / 欢迎来电来访咨询

591工业设计网站

咨询热线
400-675-7898

基于视觉心理学的产品造型设计

更新时间:2020-03-29 08:58:10
基于视觉心理学的产品造型设计

如果说造型是为了什么,恐怕不仅仅是为了美——审美“好恶”之间有着无限广阔的表达空间。显然,只有超越简单的好恶标准,才能创造出更具内涵和吸引力的趣味形象。

作为表达文本的造型实体,其所传达的意义和所创造的想象空间不仅由形式语言本身及其直接意义所决定,而且与所有其他文本形式一样,语境和语境的建构是表达力的基础和灵魂。因此,如果不能超越形式本身,就注定要离不开造型“好看”这一基本的艺术高度,从而造成造型空洞、刻板、想象空间狭窄的创作瓶颈。

同样,在产品造型设计领域,良好的造型不仅是塑造“类型”本身,而且是通过“类型”之间的关系来构建有意义的“形象”。显然,这涉及到主体视觉感知特征的许多方面。只有综合运用形式语言的交际和功能机制,才能在“象”的层面上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而不是简单的形差。

因此,形式本身的美和象征意义并不是造型的全部追求,由特定形式引发的感知空间才是诉求的源泉;其次,造型要脱离具体而真实的“形”设计,从“形”与“形”的关系中寻找突破口。

如上所述,“形而上学”拓展了审美“喜恶”之间无限广阔的创作空间。用语言来涵盖所有情况可能是不现实的。因此,即使是不可避免地错过一切,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用来窥视中间地带,这可能更能够形成在释义和意愿之间的沟通。

“毕加索”是雪铁龙品牌价值向驾驶体验和视觉个性方向的延伸。作为雪铁龙产品线的支点,这款车是用艺术和另类的视角和手法诠释品牌形象。

一个好的故事,如果只靠情节打动人,就不是艺术;只有从情节中反映出来的对主体的反思,才能与艺术相结合。所以,如果我们谈论头灯的形状,前脸的个性,以及怪异的线条。所有这些都只是对故事本身的评价,相当于看一件艺术品和普通产品。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当我们用一般意义的标准来评价一件艺术作品时,我们常常会发现,除了奇怪的一点之外,我们无法理解艺术在哪里。毕加索也是。如果只是在线条、形状和比例上有点怪异。这是一辆号称有艺术气息的车吗?显然,只有去掉这些外在的形式,我们才能专注于对其内涵的解读。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一些基本认知特征。例如,人类的视觉感知总是试图从我们所看到的事物中分辨出背景和主题。在这里,轮廓规则、图像清晰、纹理/颜色突出的对象在主观上容易被视为对象,而纹理/颜色突出的对象则被视为背景。这样的认知特征使我们能够快速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识别重要的视觉信息。

同样,在车的外观方面,我们也会对主体和背景形成一些主观判断——对于前挡风玻璃和A柱区域,我们习惯以A柱为主体,挡风玻璃为背景,因为A柱在挡风玻璃的大暗对比下显得跳跃,而且还因为A柱本身具有很强的线性轮廓;在车身侧面,侧窗由于轮廓完整规则而成为主体,而车身由于车窗面积大、形状不规则而成为背景。在车尾,尾灯由于外形完整、色彩/质感强烈而成为毋庸置疑的视觉焦点,而后挡风玻璃、后备箱等则退到了背景

C4毕加索侧窗下缘刻意采用之字形线条,并与引擎盖边缘和尾灯轮廓相连接,形成完整的不规则轮廓。这一笔划的用意不是用陌生的线条大惊小怪,而是利用上述视觉原理颠覆人们看待汽车造型的传统感知惯性。这样封闭的整体轮廓首先切断了a柱与前翼子板的直接连接,削弱了其鲜明的形象和力量感,使前挡风玻璃摆脱了背景的位置,然后与侧窗形成响应。这一边界进一步将相对独立的侧窗、尾灯和前后风窗整合成一个整体,轮廓不规则,并横跨几个立面。同时,侧窗、发动机盖和尾灯的轮廓刻意采用模糊曲折的线条。这样,就重新组织了原前后层的元素:将原主体的侧窗、尾灯和A柱拉入背景,只起分割作用的原轮廓线变得醒目,成为前景。原有的层次分明的要素关系趋于统一。主体不是那么清晰,背景也不是那么单调,成为前景的轮廓线由于其图像感弱而与背景保持着模糊的关系。这种模棱两可的关系产生了一种紧张感,这种紧张感急于表现出来,但却愿意满足或拒绝。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视觉不再容易区分前景和背景时,前后场景之间的视觉印象会不断变化,形成独到的动态和视觉张力。画面不再是静止和僵硬的,而是有一个有趣的吸引力。在线设计。中国

显然,毕加索奇特的线条和造型并不是设计师们关注的焦点。这是的方法和手段。设计师追求的不是形式本身,而是形式背后的内在关系与主观感知过程的碰撞。这样,造型不再是一个被动的、静态的对象,而是直接影响人们的感知心理,改变传统的认知方式,引导主体的注意力集中。

毕加索的视觉形象与室内设计中使用的墙砖和地砖的组合非常相似。以前有一种瓷砖,整件作品是一幅完整的中国画,但很快就消失了,因为这种处理只是用瓷砖代替纸张,远视和纸上的绘画没有区别——主体清晰,背景空白。然而,瓷砖拼贴图案的视觉特征应该是另一种个性——主体与背景的相互渗透,制造出一种朦胧的张力,前后场景之间视觉印象的转换带来独到的动感。因此,在铺贴瓷砖时,有时会根据瓷砖的大小故意增加缝隙的宽度,所以效果比较强。在这里,具体形式之间的差距创造了一种有意义的感知效果。

类似的技巧也反映在许多其他艺术文本中。我喜欢角色与背景融合的感觉,1995年导演奖影片《日出前》中的女主角指着画展上的几幅铅笔素描说,画中的角色和电线杆就像被水融化了一样,隐藏在朦胧的背景中。这种刻意的弱化使得人物有很强的脱离背景的倾向!在这里,画家不再强调通过简单地突出主体来表达的意义,而是走相反的方向,故意使主体与背景紧密结合,当达到临界状态时,当重力转化为强大的斥力时,主体突然脱离混乱。这种力量不是来自画面本身,而是来自观众自身的心理力量。

这就是艺术——通过形象设计,观众可以找到日常生活中无法获得的视觉体验,进而反思自己的感知,对自己的主观感受有更深的理解。那些奇怪的线条和颜色,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为了传达空洞的说教,而是为了引导我们看透**的面貌,理解我们自己的感知密码!

基于以上视角,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运用视觉心理力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形象设计的现象。例如,一些钟表在表盘上隐藏了前景的时间刻度,使得对前景和背景的习惯性解读错位,产生了新颖的视觉效果;在一些室内设计中,将天花板和墙面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重组,突出了表盘的空间感天花板和墙立面之间的边界,天花板绘制在靠近前景位置的位置,而墙立面被推开。这种空间错位也呈现出新的视觉效果。

客服热线
400-675-7898

一对一专业设计平台&质量保证

地点: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张衡路1000弄2号309室

咨询热线: 400-675-7898

移动电话: 13402184534

客服Q Q: 3335476378

微信二维码
关注微信
上海为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旗下--互联网+工业设计平台